年轻人为何不爱看《红楼梦》了?

天涯百科 66 0

《红楼梦》因为高考作文题目又再次火了一把。有人甚至觉得考红楼梦的片段过于晦涩,并不适合作为高考试题。除了晦涩之外,《红楼梦》有个更为尴尬的问题,它与青少年的距离太远了。听过《红楼梦》的人很多,读完整本书的就不多了(文末有投票)。被捧上古典文学殿堂的《红楼梦》,较之于《三国》、水浒而言,受众范围还是小得多。

年轻人为何不爱看《红楼梦》了?

推荐一篇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古典文学专家曲景毅的文章,年轻人为何不爱看《红楼梦》了?

《红楼梦》在中国章回小说甚至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

可是,当代读者特别是年轻族群对它的接受呈现出两极化的境况:喜欢痴迷者不乏其人,敬而远之者也不在少数。

从这些年从事古典小说的教学经验中,我感受到《红楼梦》在当代年轻族群中存在一定的接受困境。究其原因,大略有几下几点。

第一,文字典雅精深。《红楼梦》使用的语言半文半白,其语言体系以南京方言为主,以北方方言为辅,将中文的谐音文化运用到极至,又有大量的诗、词、歌、赋、古文、酒令、联额、对句,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

年轻人为何不爱看《红楼梦》了?

第二,象征隐喻难读。《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主线、副线经纬交织。并且随处可见谶语,包括诗谶、语谶、戏谶、迷谶、画谶等,使得整部小说充满象征与隐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年轻人为何不爱看《红楼梦》了?

第三,篇幅富于挑战。《红楼梦》前八十回约61万字,程高本120回有约96万字。在当今这个“短平快”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想要阅读如此长篇,需要很强的耐力与定力。

第四,人物关系复杂。《红楼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据清朝嘉庆人姜祺统计有448人,民国时有《红楼梦人物谱》,共收721人。四大家族,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丫鬟、小厮、仆役,关系错综复杂,想要进入《红楼梦》的“大观园”人物图谱并非易事。

年轻人为何不爱看《红楼梦》了?

第五,生活距离遥远。《红楼梦》描述的时代是明朝,成书的年代是清朝中叶,那种贵族式的大家族生活,距离今天的我们较为遥远。具体到书中主要人物的爱情婚姻,一般人会认为宝、黛、钗乃三角关系,与黛玉恋爱、与宝钗结婚,是美好的理想。如何理解宝、黛的爱情?现代人需得跨越心理隔膜方可洞见真谛。

以上几点,或许在阅读和理解其他古典名著中亦存在类似的问题,而《红楼梦》尤甚。

年轻人为何不爱看《红楼梦》了?

第六,最后一点,即书中浓郁的悲剧气氛,或许会让人望而却步。

曹雪芹于悼红轩里“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的残缺的《红楼梦》,字字皆是血,一把辛酸泪,整部小说诉说着一个大家族的盛极而衰,最终败亡,一场美好的爱恋曲折坎坷,最终毁灭。现代社会,压力很大,节奏很快,年轻人本已连连叫苦,对这样的悲情小说,难于接受。

过去有人说,《红楼梦》不读五遍,没有发言权,不因人废言,这话有一定的道理。《红楼梦》作为经典当然仍有研究价值,在文本的细密化分析、英译对比研究、将之作为小说研究的参照物等方面,还有可开拓的空间。

年轻人为何不爱看《红楼梦》了?

但我以为,在当代“普及与推广”比纯学术性的研究更加重要,怎样激发我们年轻一代对古典文学(特别是像《红楼梦》这样的巨著)的阅读兴趣,可以作为“红学会”开展活动的一个方向。

胡焕庸线丨谁会“叛清”|历史系社交指南|学术名利场|抗日神剧|免费用知网|白帝城托孤阴谋|消失的西康|到底东几省|”绿帽子“|历史题能有多难| 苦逼帝王|蒙古族发迹史| 帝王怕什么 |刘备败在哪|历史书单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

标签: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