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叙事之刘备——一代仁君

天涯百科 90 0

《三国演义》人物叙事之刘备——一代仁君

  刘备从一个贩屦织席的下层人物,一跃而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刘备是仁的代表,但作为一个枭雄他的性格不可能是单一的,刘备在群雄并起,英才辈出的乱世中,出生低微的刘备要想成就大事不可能仅仅凭借一个仁子便可与天下众雄争锋,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刘备并非如鲁迅先生说的“,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小说刻画的刘备是一个仁中有伪,仁德爱民,礼贤下士,知人善用,义气为先旳枭雄。他并非类型化人物。下面从性格中主要的虚伪和仁义分析小说中刘备的形象。

  小说中在刻画刘备的仁义之时在具体描写中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虚伪。他城府极深,善用韬光养晦之计。刘备的出场这样描写“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当吕布和曹豹里应外合,袭取徐州,送还他的家眷,他还入城感谢,虽心里不高兴,但口头上说:“备欲让兄久已”。这只是为了能“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后无路可走,随曹操归许昌每日种菜以行韬光,煮酒论英雄时“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赵云单骑救幼主以后,刘备竟将阿斗扔在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正是“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他口口声声说刘璋为汉室宗亲,不能夺取。当张松向他建议攻去西川时,他说:“深感君之厚意。奈刘季玉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可见他不是不想夺取,而是害怕悠悠众口损害自己的仁义之名。当庞统劝他进兵时他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庞统、法正劝他席间杀刘璋是他说:“吾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当他与刘璋翻脸后,他的表现是:“兵不血刃,得了涪关。蜀兵皆降。玄德各加重赏,遂即分兵前后守把。次日劳军,设宴于公厅。玄德酒酣,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逼刘璋投降后又对刘璋说“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其虚伪现于纸上,仁义只不过他用来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

  作为一个有帝王之志的乱世枭雄,在谋取帝业的过程中一直用:仁厚和忠义来掩饰自己的政治目的,当曹丕篡夺帝位,废汉自立时,孔明与许靖,引大小官僚上表,请他即帝位时,他说“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随后又矫揉做作的勃然变色说:“孤岂效逆贼所为!”后群臣再上奏,他仍再三坚执不从。后孔明装病对他说:“目今曹丕篡位,汉祀将斩,文武官僚,咸欲奉大王为帝,灭魏兴刘,共图功名;不想大王坚执不肯,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尽散矣。若文武皆散,吴、魏来攻,两川难保。臣安得不忧乎?”他才说出心里话:“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最后又补上一句:“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后筑台受位时“孔明率众官恭上玉玺。汉中王受了,捧于坛上,再三推辞曰:“备无才德,请择有才德者受之。”说穿了他不是不愿,而是不敢。刘备的长厚中中处处露出虚伪,真是伪装的高手。

  但是刘备作为一个仁君形象来刻画,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的确也仁德待民,与那些暴虐嗜杀的军阀判然有别,所以他深得民心,桃园结义时就说:“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署安喜县尉时,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驻守新野时亦有民歌:“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在贪污横行之风盛行,诸侯残暴时,他爱民如子。当徐庶来投,让他把妨主的的卢送仇人时,他生气的说:“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当徐庶为母辞别刘备去见曹操时:“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刘备此事可谓是仁义之极,以诚待人。曹操南征时,刘表故去,少子刘琮不战而降,伊籍献计:“若如此,使君不如以吊丧为名,前赴襄阳,诱刘琮出迎,就便擒下,诛其党类,则荆州属使君矣。”刘备流泪说:“吾兄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吾兄乎?”这不可谓不是大仁大义。当曹操率大军攻打刘备时,诸葛亮对他说:“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他说:“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后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闻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顾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玄德急令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当他逃到襄阳时在请求开城救援未果时有魏延砍死守门将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奔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路过刘表墓,刘备率众将拜于墓前大哭:“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真是仁君风度。“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在生死存亡之际不愿抛弃百姓,不正显示出他的仁德爱民。在他被吕布击溃,狼狈而逃时书中写到:“途次绝粮,尝往村中求食。但到处,闻刘豫州,皆争进饮食”,入川时“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可见刘备深得民心”在曹操说刘备:“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书中借徐母之口说:“吾久闻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声素著,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当世之英雄也。”可见刘备真是仁义著于四海。

  刘备的仁义还体现在宽厚待人,对结义兄弟视如手足,患难与共;对臣下也不似曹操那样肆意杀害。曹操对于投降的刘琮暗自派人杀害,相比之下刘备对投降的刘璋加以官职,未伤分好,足见刘备的确心存仁义。

  刘备是作者想要塑造的仁君形象,也是当时社会人们对君主的理想要求。但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罗贯中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历史人物的基本面貌,所以他写曹操的残暴与奸诈时也表现其优长之处,同时写刘备长厚时也表现他的虚伪。三国演义中作者在极力塑造刘备“仁”的形像时,同时也写出他作为世之枭雄的一面,刘备并不只是一位宅心仁厚的平庸之主,而是一位有勇有谋,胆略过人,爱民如子的世之明君,在三国这个百姓易子而食,诸侯动辄杀人盈城的乱世。刘备作为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能心怀百姓,施行仁政就已难能可贵,即使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做的假仁假义,带着目的去爱民如子。但是比起那些盘剥百姓肆意杀戮的诸侯来说,难道刘备不是一位仁君吗?作为一个政治家,刘备不可能只是寄希望仁义就可能让自己成功,所以仁义只是他的一个政治手段,这不足为奇。作者客观的描述展现的刘备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就彝陵之战前的刘备来看,他的确是一位仁君。作者对刘备的刻画也并非鲁迅先生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而是一个有心计,有城府,有仁德的“仁君”。

标签: 三国演义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