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语文卷面80%的失分是不会读题审题造成的

天涯百科 57 0

毫不夸张,语文卷面80%的失分是不会读题审题造成的

读题审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应试能力,读题审题能力才是决定你语文成绩高低的关键,毫不夸张地讲,语文卷面80%的失分是不会读题审题造成的。我们细细思索,身边的学生在应试作答时,有人读题粗心,结果答非所问、冥思苦想洋洋洒洒写满卷子,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有人读题仔细,能够一针见血、命中要旨,轻松得分;有人从题干中读出了命题者的意图,甚至挖出了潜在提示,即便文章没有读懂,依然不影响答题拿分;有人草草扫视问题,竟对题目所问束手无策,对提示要素浑然不知……是的,读题审题能力就是因人而异,并且这种能力高低相差还非常悬殊。

故此,老田提醒高三同学(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参照学习),在距离高考只有几十天的时间内,一定要专门抽出时间来训练自己读题、审题的能力,以使自己答题答得准,答得清楚。如果能做到正确读题、审题,那么,整个语文试卷增加的,恐怕就不仅仅是几分了……

审题步骤和方法

毫不夸张,语文卷面80%的失分是不会读题审题造成的

首先,我们先来模仿所有“秘籍”来一个“练功指南”,每日口诵三遍,必然收获多多。

审题不误答题工,匆忙动笔希望空。

勾圈画点审题干,咬文嚼字题细看。

不懂题意不下笔,答非所问最讳忌。

题目要求准又全,遗漏信息要扣分。

仔细读题重点抓,隐含信息重点挖。

分转条件明思路,研究问题定格式。

慢审题后快作答,整理思路规范化。

重点解析一下,后四句,

“分”指的是分析,

“转”指的是题干中转述的部分,

“条件”是指设问的作答限定,比如“根据三”“文章第六段”之类的。

“定格式”是指根据题目要求来明确作答的顺序。比如2019年全国II卷《小步舞》第9小题,要回答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那么,考生就应该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思考作答。

“慢审题”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要仔细,

“快作答”是指不能耽误浪费时间,要注意控制作答的速度,提高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作答效率,否则就会出现做不完题的悲剧。

“规范化”是指,作答必须条理清楚、逻辑清晰、结构明快。

具体步骤和方法

1. 小声读,读要慢

拿起笔,逐字逐句地小声朗读,读得要慢。为什么要小声读呢?声音太大了就会被赶出考场,本场考试结束,零分!那为什么还要读呢?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多了一个读题的过程,就意味着你比别人多了一道加工处理信息的“程序”,你领悟到关键信息的机会就比别人增加了很多。

2. 明要求,抓关键

用笔在题干中圈出“题眼”(关键词语),用心体会题目要求。没错,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问题当然有“题眼”,也就是决定了思考方向,明确了作答要求的关键字词。我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那么,我们还是拿具体的题目来做一个示范吧。

例1:【2019年全国II卷】8 .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 分)

这道题的关键信息包括:老舞蹈师、小说塑造人物、表现手法。

当我们把关键信息筛出来、画出来之后,就可以通过自己已获的知识,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解析组合,加工处理。换成我们懂得语言就是“小说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塑造老舞蹈师的?”这样一考虑,是不是就非常简单了,人物描写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就是描写,而描写至少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人物的正面描写大概有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这些知识小学生都知道。读题审题到这个程度,拿到这6分还不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吗?

例2:【2019年全国II卷】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的写法在情感表达与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这道题的关键信息有:颈联、描写……具体场景、与……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情感表达、结构安排、作用。

这些关键信息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情感表达就是表达方式中的抒情,抒情这种表达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抒情(也就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等),既然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且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那么颈联在情感表达上当然就是借助这两具体场景来间接抒发情感了。从结构安排来讲,颈联往往是转折的(起承转合),把这两个问题分析清楚了,作答就简单多了。

3. 挖暗示( 提示) ,定区间

大部分主观题的题干,都能显示答题区间(尤其是题干中出现的原文词句之所在),所以,筛选信息之前一定要确定答题区间。另外,高考试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题目的题干包含有丰富的隐含信息,读题审题时,必须要注意挖掘。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读题审题的最高境界——与命题人“心神相知”,也就是能知道命题人要考查的“考点”“题点”是什么,想让我们展现哪些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可以联系那些知识储备,熟练运用自己熟悉的知识来打败它们。

同样,我们举例来说明。

例3:【2019年全国III卷】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首先我们要明确信息筛选的区间,题干中说“请结合材料”,没有具体说明是那一则材料,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从这几则材料中分别筛选概括,这几则材料往往是“同中有异”,那么,我们就需要根据材料选文出处及原文标题,有所侧重地概括每一则材料的内容。

我们再来挖掘这个题干中的暗示信息:“新型”志愿者:暗示我们从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角度考虑,再“新型”的志愿者,它也是包含了志愿者这一普遍特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发掘答案,即单车猎人是志愿者。“新型”两个字又在暗示我们,单车猎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志愿者,他们是有超越普通意义上的志愿者的,即关注单车猎人作为新型志愿者的特殊性。

“分析”这一作答要求,暗示我们,不能只概括筛选信息、罗列事实,还要结合题干要求,寻求材料和观点的逻辑契合。

读题审题的六大雷区

1. 字数要求

语文考试中关于字数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作文上,还体现在其他题型中,如语言表达、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语言表达中的概括归纳题常有字数要求,有整体字数要求,也有每条的字数要求,我们读题审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常规情况下,每超一字扣1分,比如写句子填空那道语用题,一空是2分,假如我们超了两个字,这一空就没分了。

2. 用语要求

在语文考试中,问答题答案有时在用语上(使用某词语、短语或者句子组织答案)有严格要求,我们一定要看清。如语言表达中的提取关键信息类题目,有时命题人对关键词并未要求是两个字的词语还是三个字及以上的短语,表明没有字数要求,但有时会有明确要求。通常情况下,主观题的作答应使用肯定句式,使用一般陈述句。除仿句等有特定修辞手法要求的题目之外,主观题作答不得使用任何修辞手法,也不能使用描述性的语言。谨记:肯定句、一般陈述句!

3. 角度要求

语文考试简答题中,命题人会对一些常见的题型做一些角度限制,以显示与一般题型的区别。若我们不太注意,一律按照原有的答题样式回答,就会落入命题人的设题陷阱之中。这些限制常出现在阅读鉴赏题中。例如【2020年全国I卷】第9小题: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这道题的作答角度是该小说的情节安排是如何体现“冰山理论”的,进而分析“冰山理论”的艺术效果。如果理解偏颇,只回答了作用效果,至少3分就没了。

4. 技巧要求

语文考试中涉及不同的表达技巧时,考生常常会混淆,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艺术表现等说法。其中艺术表现、艺术手法、艺术特色等属于表达技巧的整体要求,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考生在解答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类题目时一定要从各个层面考虑。表达方式包括记叙(倒叙、插叙等)、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包括虚实结合、正反对比、烘托铺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这些都不可以混淆。

5. 手段要求

高考对考生在阅读和鉴赏的考查要求上有筛选、整合、归纳、概括、分析、鉴赏、探究等,我们一定要看清。筛选只需要从文本中提炼出相关信息即可;整合则要求考生从不同区域提炼出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归纳与概括属于同一层面要求,需要在整合的基础上用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分析需要考生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解析;而鉴赏和探究则要带有考生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属于不同的要求,马虎不得。

6. 分数要求

分值不同,答题要点数量不同。分值越高,赋分点越多。6分的一道试题,至少给出3条答案,如果是两个分问题,每一个问题答出一条,这条答案中至少有3个采分点。

2020年全国II卷审题示例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

1 .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答题要求:概括说明 

题干关键词语: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共通之处,概括说明 

答题区间:相关材料

提示暗示: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工作内容指的是具体从事工作的种类,具体的措施);哪些(说明不止一个,结合分值6 分,考生分析应该答出三条以上);概括说明(不仅要概括“共通之处”,还要结合文章内容简单分析说明。) 

2 .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 分)

答题要求:简要分析 

题干关键词语:老董、心情 

答题区间:本文划线部分 

提示暗示:画线部分在人物心理描写、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简要分析(不仅要指出心情,还要结合文章内容简单分析。) 6 分(做答不少于3 条) 

3 .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 分)

答题要求: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题干关键词语:老董、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哪些方面 

答题区间:结合全文 

提示暗示:老董(人物形象塑造的方面思考)、匠人精神(即先有“匠人精神”的概念认知,后有与之相应的形象特征、故事情节)、结合本文(要有联系文中具体词句的分析)、6 分(做答不少于3 条)

古诗鉴赏的审题

1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答题要求:分析归纳 

题干关键词语:道理、启示 

答题区间:这首诗

提示暗示:一个(从这首诗的总体出发、高度概括);道理(世界观:哲理的高度来看待,非具体描述);启示(方法论:具体方向上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讲了这么多,你悟到了吗?来来来,小试牛刀吧

小试牛刀

2020年全国I卷、III卷审题练习

先把题干小声地朗读一遍,然后完成题后要求。

一、现代文阅读

1.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 简要分析

题干关键词语: 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抗击疫情、关系

答题区间:结合材料(所有材料相关内容)

提示暗示: 抗击疫情(时代背景、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新变化);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回应发展中的新要求、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关系(梳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简要分析(要有联系文中具体词句的分析)、6 分(做答不少于3 条)

2.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 简要分析

题干关键词语: 如何做到、引发话题、引向深入

答题区间: 结合材料(全文)

提示暗示: 如何做到(具体分析访谈过程中的提问技巧、方法);引发话题(开场提问的方式技巧);引向深入(过程性的提问、深化升华主题的提问);(要有联系文中具体词句的分析)、6 分(做答不少于3 条)

3.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4.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5.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6.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二、古诗鉴赏

1.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熟练掌握读题审题的法门,拿高考真题来练手是不可缺少的,来吧少年,我们练起来!

毫不夸张,语文卷面80%的失分是不会读题审题造成的

课后练习

先把题干小声地朗读一遍,圈出题干关键词,确定答题要求。

一、古诗词鉴赏

1.(2016· 全国乙,8 ~9)(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2016· 全国丙,8 ~9)(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3.(2017年全国甲)本诗首联“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4.(2018年全国甲)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2019年 全国甲卷)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的写法在情感表达与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2016· 全国乙,11)(1)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2016· 全国丙,11)(1)“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3.(2017年全国甲)(1)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2)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4.(2018年全国甲)(1)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2)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5.(2019年全国甲)(1)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2)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7.(2016· 全国乙,12)(1)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8.(2016· 全国丙,12)(1)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9. (2017年全国甲)怎样才能有效跪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10.(2018年全国甲)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11. (2019年全国甲)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