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考多少分能上四川外国语大学 附2020-录取分数线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28 0

根据最新青海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四川外国语大学在青海招生录取数据显示,青海考生上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分数在346至492分,位次为14738至1168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青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46至492区间才能上四川外国语大学。

一、青海考多少分能上四川外国语大学

1、2022年青海考生上四川外国语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4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620名;

2、2021年青海考生上四川外国语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34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738名;

3、2020年青海考生上四川外国语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47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073名;

4、2022年青海考生上四川外国语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44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54名;

5、2021年青海考生上四川外国语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48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68名;

6、2020年青海考生上四川外国语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49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26名;

二、四川外国语大学在青海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四川外国语大学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招生省份科目类型所在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率属于
2022青海理科本一4146620市政府
2022青海文科本一4472454市政府

2、2021年四川外国语大学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招生省份科目类型所在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率属于
2021青海理科本一34614738市政府
2021青海文科本一4891168市政府

3、2020年四川外国语大学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招生省份科目类型所在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率属于
2020青海理科本一4763073市政府
2020青海文科本一4921426市政府

读铁路二本大学好不好

读铁路二本大学很好,原因如下:

1.因为铁路行业是社会需要的,我们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运输行业当然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

2.二本铁路学校有着非常好的管理体制,他们的教育质量非常高家长们非常放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到专业素质的知识,培养扎实的专业技巧就业当然是非常顺利的。

3.一般铁路二本学校都是有着很强大的就业处和国家支持的,所以在这样的完备体制帮助下我们的就业是非常有保障的。

有什么低分好录取的二本大学

二本大学所在地录取批次线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458(第二批)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458(第二批)
温州大学浙江458(第二批)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58(第二批)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458(第二批)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458(第二批)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458(第二批)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58(第二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458(第二批)
湖南商学院湖南458(第二批)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458(第二批)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458(第二批)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458(第二批)
大连大学辽宁458(第二批)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458(第二批)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458(第二批)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458(第二批)
烟台大学山东458(第二批)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458(第二批)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458(第二批)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458(第二批)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458(第二批)
山东政法学院山东458(第二批)
江汉大学湖北458(第二批)
长江大学湖北458(第二批)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458(第二批)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458(第二批)

三、四川外国语大学最新介绍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弘扬“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开拓出一条“内涵发展,质量为先,中外合作,分类培养”的办学路径。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经済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具备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完备办学体系。学校还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创办了《外国语文》、《英语研究》等学术期刊。学校已成为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历史沿革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英文为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SISU)始建于1950年,是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成立的,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1951)、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1952)、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3)、四川外语学院(1959)五个阶段。2013年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校园环境 学校背靠歌乐,面临嘉陵,校园呈梯级向歌乐山延伸,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和重庆市著名的和谐生态型校园,是大山城中的迷你山城。 学科专业 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办学体系,设有22个教学单位、1所附属中学和1所附属小学。学校开设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专业24个(22个外语语种),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学校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含二级学科13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含二级学科4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涵盖4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有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2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项目特色专业、3个特色学科专业群。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现有全校教职工含非编共1362人,专任教师86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为52.72%,博士占比为37.66%。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人才5人,教育部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0人次,重庆市巴渝学者、英才计划13人次,“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7人次,重庆市宣传文化第二批“五个一批”人才、“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4人次,“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及“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39人次。现有全国一级学会、二级学会会长和副会长8人次。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备案基地、2个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学报《外国语文》是全国“中文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英语研究》是CSSCI来源集刊。学校成立了金砖国家研究院、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重庆市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教育法治研究中心等应用型研究平台,产出了一批有价值、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学校是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等全国学会组织的二级学会会长单位。 国际合作 学校与3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及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建有中澳商务英语、中法物流管理等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多哥洛美大学、美国俄亥俄州东部中央教育服务中心建有孔子学院3所。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各类本硕博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研合作、海外引智,年均接收各类海外学生400余人,外籍教师70余人,外派教师100余人,学生600余人。 学校是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GAFSU)高校之一,法语国家大学协会(AUF)正式会员单位,与国外政府及教育机构合作设立歌德语言中心、塞万提斯语言中心、意大利语中心、俄语中心、白俄罗斯中心等涉外教育与文化交流机构。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71公顷,教学设施完备,有西南地区最完善的外语教学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笔译实验室、商务实战模拟实验室、传播技能综合实验室、中介语语料库实验室、重庆市外交外事实验中心等。学校图书馆藏有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各类纸质图书(含合订期刊)125万册、电子图书1683125册,中外文纸质报刊656种、电子期刊868588册。 社会服务 学校发挥外语优势和特色服务社会,为提升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水平、创造更好的开放经济环境、促进重庆产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学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之一,学校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重庆智博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等众多国际大型活动和重庆市外事活动提供接待、翻译、联络、协调、礼仪、向导等服务,受到国内外友人的一致好评。建校70年来,川外学子的足迹遍布全球,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重庆市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外交事业与文化传播、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发展愿景 步入**新时代,四川外国语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科学研究实力、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朝着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